Apple 特别活动发布多款产品
今年苹果发布会,不出意外地,网上是骂「无聊」的声音居多。我全称观看了发布会直播,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Apple Watch 系列,10 代并没有大家期待的完全重新设计这样的大更新,但是变轻薄、变大屏已经让这一代 Apple Watch 拥有了足够独特的记忆点,相信有非迫切需要的用户,在明年回来买降价的 Series 10 会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AirPods 系列,除去 Max 不思进取以外,另外两款设备的更新都姑且算得上有用。特别是将耳机作为助听器,是我曾经看到过的一个真实存在且有潜力被 AirPods 解决的用户需求。作为有帮助作用的、集听力测试和助听为一体的非处方助听器,AirPods Pro 其实称得上高性价比。当然在音质上,AirPods 系列已经难再有明显进步,此时通过挖掘新需求来创新也是无奈之举。
iPhone 系列仍然是每年秋季发布会关注度最高的产品。我从两个平台看了初步调查,Apple Watch Series 10 是观众购买欲望最强的产品,其次是 iPhone 16 Pro。iPhone 16 系列大概率是产品外观大改前的一代,其地位有点类似 iPhone 8 之于 iPhone X,对于追新的用户来说并不合算,但有潜力成为比较经典、耐用的一代。
去年我说数字系列等等党必赢,今年应该算是应验了。
今年 iPhone 16 系列的更新,有看点的不过拍照按钮和相机更新、网络方面的 WiFi-7 和(传言的)基带更新、屏幕强度和散热改进、使用 N3E 工艺的新处理器,别的就有些不好说了。Pro 作为创作工具方面的更新,以及发布会上给 AI 继续画的大饼显然相对更加可圈可点。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 Qi2 在国内的尴尬处境。由于新规规定频段的冲突,iPhone 16 系列大概率在国内会通过 Qi1 的频段进行无线充电,这也就意味着 iPhone 本就遥遥落后的无线充电速率在短期内会更加不堪。
Apple Intelligence 的部分,官方宣布了明年增加对于中文的支持,官网也更新表述为「待监管机构批准」,基本和我发布会前对Apple Intelligence 上手体验时的想法一致。苹果会根据语言进行(端侧)大模型微调,因此设备端模型进入国内市场的合规化也可以顺理成章地通过这一步骤完成。但国内大概率永远用不上完全体的Apple Intelligence ,比如视觉识别(类似 Google Lens)这类强依赖数据提供商和本地化数据的功能。你不能指望百度做 Google 的事情。
专家们嘴上说着今年 iPhone 可能不太值得买,但我认为今年的 iPhone 对于去年没买 iPhone 15 系列的用户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特别是iPhone12和更早的用户。(13 香如果存储够用,理论上完全可以撑到明年改款)
今年苹果发布会,不出意外地,网上是骂「无聊」的声音居多。我全称观看了发布会直播,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Apple Watch 系列,10 代并没有大家期待的完全重新设计这样的大更新,但是变轻薄、变大屏已经让这一代 Apple Watch 拥有了足够独特的记忆点,相信有非迫切需要的用户,在明年回来买降价的 Series 10 会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AirPods 系列,除去 Max 不思进取以外,另外两款设备的更新都姑且算得上有用。特别是将耳机作为助听器,是我曾经看到过的一个真实存在且有潜力被 AirPods 解决的用户需求。作为有帮助作用的、集听力测试和助听为一体的非处方助听器,AirPods Pro 其实称得上高性价比。当然在音质上,AirPods 系列已经难再有明显进步,此时通过挖掘新需求来创新也是无奈之举。
iPhone 系列仍然是每年秋季发布会关注度最高的产品。我从两个平台看了初步调查,Apple Watch Series 10 是观众购买欲望最强的产品,其次是 iPhone 16 Pro。iPhone 16 系列大概率是产品外观大改前的一代,其地位有点类似 iPhone 8 之于 iPhone X,对于追新的用户来说并不合算,但有潜力成为比较经典、耐用的一代。
去年我说数字系列等等党必赢,今年应该算是应验了。
今年 iPhone 16 系列的更新,有看点的不过拍照按钮和相机更新、网络方面的 WiFi-7 和(传言的)基带更新、屏幕强度和散热改进、使用 N3E 工艺的新处理器,别的就有些不好说了。Pro 作为创作工具方面的更新,以及发布会上给 AI 继续画的大饼显然相对更加可圈可点。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 Qi2 在国内的尴尬处境。由于新规规定频段的冲突,iPhone 16 系列大概率在国内会通过 Qi1 的频段进行无线充电,这也就意味着 iPhone 本就遥遥落后的无线充电速率在短期内会更加不堪。
Apple Intelligence 的部分,官方宣布了明年增加对于中文的支持,官网也更新表述为「待监管机构批准」,基本和我发布会前对Apple Intelligence 上手体验时的想法一致。苹果会根据语言进行(端侧)大模型微调,因此设备端模型进入国内市场的合规化也可以顺理成章地通过这一步骤完成。但国内大概率永远用不上完全体的Apple Intelligence ,比如视觉识别(类似 Google Lens)这类强依赖数据提供商和本地化数据的功能。你不能指望百度做 Google 的事情。
专家们嘴上说着今年 iPhone 可能不太值得买,但我认为今年的 iPhone 对于去年没买 iPhone 15 系列的用户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特别是iPhone12和更早的用户。(13 香如果存储够用,理论上完全可以撑到明年改款)